News

中核资讯

行业新闻

首页 > 中核资讯 > 行业新闻行业新闻 > 仪表资讯 | 政策扶持、技术进步,仪器仪表行业又有新动作!

仪表资讯 | 政策扶持、技术进步,仪器仪表行业又有新动作!

发布时间:2025-07-24 15:45

阅读次数:

分享到:
2025年,工业仪器仪表行业正处于变革与发展的关键节点,在政策扶持、技术进步、市场需求转变等多重因素推动下,呈现出一系列新动态,也蕴藏着众多发展机遇。

行业新动态

1、专利频出,技术创新加速
7月16日,金融界消息显示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多项仪器仪表相关专利。广州致远仪器有限公司申请“OBC测试系统、方法、装置、设备及存储介质”专利,旨在解决新能源汽车OBC测试灵活性差、效率低的问题,通过灵活自动测试方案及脚本控制,实现自动化、高效率测试;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申请“一种电站智能定期T2试验方法、装置和系统”专利,基于用户输入信息控制客户端与目标服务端连接,以控制站真实输入数据做试验,解决测试用例设计难、耗时久的难题;鑫琪(苏州)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申请“一种工业智能化连续式配电柜电变量测量设备及其系统”专利,通过安装组件将万用表夹设在配电柜侧壁,方便操作与检测数值查看,可灵活升降且兼容性强。这些专利反映出企业在仪器仪表细分领域不断深耕,努力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性能与应用便捷性。

2、市场规模持续扩张,新兴领域需求旺盛
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数据,2024年中国仪器仪表行业营业收入突破1.2万亿元,同比增长7.8%,2025年预计达1.3万亿元,2030年将突破2万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(CAGR)达9.5%。其中,工业自动化仪表占比超35%,在新能源、半导体、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爆发式需求刺激下,科学仪器和测试测量设备需求也十分强劲。如光伏产业发展带动检测设备市场规模年增长超15%,新能源汽车领域对电池性能测试仪、电机参数测量仪等需求持续攀升,半导体制造过程中高精度的光刻检测仪器、原子力显微镜等仪器仪表不可或缺,推动着行业市场规模稳步扩张。

3、智能化与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

在数字经济时代,仪器仪表行业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。AI算法与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,推动仪器仪表向自主诊断、自适应校准方向发展,2025年智能仪表渗透率达60%,实现设备预测性维护和远程监控。传感器网络借助边缘计算实时分析数据,减少对云端依赖,在工业生产中实现毫秒级响应,极大提升生产效率。工业互联网与数字孪生技术兴起,仪器仪表成为工业4.0核心节点,支持工厂数字孪生系统构建,通过仿真优化生产流程,在石油化工、汽车制造等行业应用前景广阔;5G/6G等无线传输技术推动仪器远程操控和数据共享,在能源、环保等领域广泛应用,如远程操控水质监测仪器、无人值守变电站中的电力仪表等。

发展机遇

1、政策红利推动国产替代

国家层面出台《仪器仪表行业“十四五”规划建议》《智能传感器产业三年行动指南》等政策,明确要求2025年国产仪器采购比例提升至50%,部分省份禁止进口产品在公立机构招标,2024年财政部新增专项资金超50亿元投向质谱仪、基因测序仪等“卡脖子”领域;地方层面,江苏设立50亿元仪器产业基金,广东对采购国产设备企业给予15%税收抵扣。在政策组合拳下,国产仪器仪表企业迎来国产替代黄金机遇期,有望打破国外企业在高端仪器领域长期垄断局面,提升国产份额。

2、绿色低碳催生新需求

在全球碳中和目标引领下,碳排放监测仪器市场规模突破200亿元,聚光科技高精度气体检测仪市占率提升至28%。智能电表、气体检测仪表等高效节能产品需求增长迅速,年复合增长率达12%。环保法规趋严,水质/空气质量监测仪器在发展中国家(如中国、印度)污染治理领域需求大增。工业仪器仪表企业可围绕绿色低碳方向,加大研发投入,开发低功耗设计、可回收材料制造的仪器仪表产品,满足市场对环保、节能仪器的需求,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。

3、跨行业融合拓展应用场景

仪器仪表行业与医疗、新能源、智慧城市等多行业融合趋势明显。在医疗与生命科学领域,基因测序仪、智能医疗诊断设备受益于精准医疗发展,疫情后公共卫生监测需求常态化,为仪器仪表企业进入医疗检测设备市场提供契机;新能源与储能行业快速发展,光伏/风电设备检测仪器、电池性能测试仪需求随产业扩张而增长,企业可针对新能源产业特点研发专用仪器;在智慧城市与交通领域,智能交通传感器、建筑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成为智慧城市基建重要部分,为仪器仪表开辟新的应用场景,企业可通过与城市建设相关部门、企业合作,推广产品应用。

在线留言